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正文
时间:2025-07-07 03:25:0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变得尤为重要。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制造值链中高科技创新如何赋能传统制造业,业迈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变得尤为重要。向价心技
7月26日,端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强关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化关介绍党的键核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取得的术攻重大成就。
10年来,制造值链中高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业迈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向价心技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端中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步伐明显加快。国强关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化关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键核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提质升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10年间,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信部数据显示,10年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王伟介绍,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国制造业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恢复增长的态势。去年,我国制造业增长了9.8%,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增长了2.8%,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和制造业比重的回升,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充分展现出我国制造业规模大、体系全、韧性强的重要优势。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这种体系完备、配套完善、组织协作能力强的优势在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冲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王伟说。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的同时,中国的产品竞争力也显著增强。工信部数据显示,10年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
创新突破
10年间,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落地。这些重大装备、重大工程背后,离不开基础材料、基础软硬件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在推动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以需求为导向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同时,坚持目标导向,以市场应用验证技术成果,并在实际应用中促进技术迭代升级,形成“有产品、市场认、用户用”的良性循环。
从创新投入上看,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任爱光表示,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降低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励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0年来,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100%,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从0.77%提高至1.41%。
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中国10年间组建了2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设立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23家,累计遴选125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任爱光透露,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紧扣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
技术攻关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技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任爱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培育出一批传统行业+AI的典型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产业监测效率和设备利用效率。
为实现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卡脖子”问题,工信部较早提出了“揭榜挂帅”机制。这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任爱光表示,以人工智能创新任务揭榜挂帅为抓手,发现和培育优秀企业,竞争产出一批优秀产品,联合国家药监局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题揭榜工作,调动行业资源和企业积极性,构建研发-产业-应用“快车道”。组建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鼓励高校、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终端、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截至6月底,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全国建成多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数据集建设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任爱光介绍。
他透露:“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先导区作用,通过揭榜挂帅等手段,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融合应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
泓德基金苏昌景:打造“基本面+量化”双擎驱动的投资体系2025-07-07 03:06
分手费超2亿!上市公司京泉华实控人离婚,划转1504万股给前妻!股价曾上演过山车,涨两倍又跌回原点2025-07-07 02:45
4条路径5亿水量,京杭大运河启动全线贯通补水行动2025-07-07 02:33
第131届广交会明起在网上举办 为第五次“云办展”2025-07-07 02:32
内蒙古赤峰:二胎及以上家庭买二套住房的,按首套政策执行2025-07-07 02:20
美银证券:维持太平洋航运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7港元2025-07-07 02:09
上海昨天出院737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5406例2025-07-07 02:07
电动滑板车量产破千万辆 九号总裁:欢迎同行一起做大市场2025-07-07 01:51
从“无声”到“有为”,江苏响水农商银行新书发布!2025-07-07 01:32
新加坡F1大奖赛时隔两年恢复,第一波门票6小时内售罄2025-07-07 00:53
工银文体产业A:袁芳突然离任,要赎回基金吗?2025-07-07 02:32
城轨客运量下降26% 铁路开行车次不及同期三成2025-07-07 02:25
SEMI:中国大陆蝉联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去年销售额大增58%2025-07-07 02:22
吸引五大“顶流”基金经理关注 小股票也能拉大车?2025-07-07 02:19
国任财险一中支被罚13万:编制虚假报表资料2025-07-07 01:55
三连板ST新海披露200亿光伏电池项目,股价已提前发动,有何内幕?2025-07-07 01:54
浙江海盐:支援省外抗疫项目建筑工人返回发现2例无症状2025-07-07 01:46
就在周六0时!国内油价将迎来今年首次大幅下调 95号汽油或重回8元时代!2025-07-07 01:22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1名学生核酸阳性,校区采取临时管控措施2025-07-07 01:15
外媒:白宫称美英澳非正式邀请日本加入“奥库斯”的报道“不准确”2025-07-07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