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6 11:36:0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题: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访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新华社记者吴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题: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访人民银行党委书记、权威访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新华社记者吴雨
金融是权威访谈经济发展的血脉。2023年是权威访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权威访谈2023年金融举措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权威访谈怎样助力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访谈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支持力度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权威访谈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权威访谈实现质的权威访谈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金融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权威访谈
答: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正常平衡。稳健的权威访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权威访谈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权威访谈是权威访谈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权威访谈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综合来看,我国劳动力素质优良,资金流量充裕,科技和管理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较高。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较快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金融部门下一步将如何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
答: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近些年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截至去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3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远高于其他国家,贷款利率也在持续下降。2016年至2020年,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不良率低于3%,明显好于经合组织国家4.81%的水平。同时,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和股市、债市融资方面逐渐改善。2022年我国企业公开发行上市(IPO)全球第一,筹资额占50%。
下一步,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货币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在进一步做好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础上,加大对服务行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和保险保障力度。
——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
——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金融风险整体可控 稳定发展基础不变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当前要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
答: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会改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有效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因地制宜深化农信社改革,稳步实施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充分发挥存款保险等行业保障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专业处置功能。强化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穿透监管。
——前瞻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风险。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连续几年均超过三万亿元。下一步,仍要严控不良新增,充分计提拨备,加大处置力度。
——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
——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既要管“有照违章”,也要管“无证驾驶”。严禁资管产品承诺固定回报或预期收益率。严格规范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存贷款业务。
问:当前,全球通胀仍处高位,如何看待我国物价水平?
答:相比于发达国家去年物价涨幅创四十年新高,我国消费物价连续十年维持在2%左右,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我们强化能源、食品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同时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对物价等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
同时,我们也要高度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考虑到当前海外通胀仍将高位运行,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我国传导,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问: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金融部门有何打算?
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说来,一是着力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确保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可持续。二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发展协调机制,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三是改革完善金融机构治理,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五是持续推动保险业信托业转型发展,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业如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答:金融开放有助于中国发展质量的提升,也能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进入新阶段,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一是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行业和资产种类,不断提升投资便利性。二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四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日本向世界传递出一个危险信号,它要干这件事2025-07-06 11:12
小米笔记本Air 13亮相:厚约12mm,旗下最薄笔记本2025-07-06 11:10
Meta股东喊话小扎:削减20%员工开支,元宇宙支出砍半2025-07-06 11:01
人民银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2025-07-06 10:51
12月起,安徽要实行新电价?谣言!2025-07-06 10:43
啥情况?华策影视前三季业绩双降,经营现金流锐减98%2025-07-06 10:35
邦达亚洲:数据疲软经济前景黯淡 英镑承压收跌2025-07-06 10:23
大摩:美国国债已经足够便宜,抄底者可以见机入场2025-07-06 10:17
5G与工业双向赋能: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正崛起2025-07-06 09:13
10月25日保险日报:险企吹响2023年开门红号角,能否扭转寿险业颓势?九大上市险企前9月保费总计2.35万亿元2025-07-06 09:00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2025-07-06 11:35
官宣!邱勇任上交所理事长,此前已担任上交所党委书记2025-07-06 11:30
苹果官方详解iPadOS 16正式版:全新台前调度,Safari通行密钥,新增天气App等2025-07-06 11:16
Meta股东向扎克伯格提建议:大力裁员 削减开支2025-07-06 11:03
孙正义的最后一场豪赌:押宝芯片史上最重要一次IPO翻盘2025-07-06 10:41
隔夜要闻:美股收高 苏纳克成为英国新首相 耶伦关注金融风险 日央行受质疑 马斯克裁员惹众怒 苹果产品再涨价2025-07-06 10:25
“锂佩克”渐行渐近?南美洲三国再推动建立锂三角输出国组织2025-07-06 10:17
英国七周内迎来第三位首相:苏纳克是谁?2025-07-06 09:41
拟发债不超500亿!万科是缺钱还是要出手?2025-07-06 09:07
三季度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后劲增强2025-07-06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