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上海疾控分析近十年中暑发病曲线:7月下旬死亡数急剧上升 正文
时间:2025-07-06 07:55:0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上海自7月31日以来出现2022年第三波持续高温天气。截至8月9日,2022年上海35℃以上高温天数累计已达36天,其中,37℃及以上的酷暑天数为20天,位居观测站自1873年有正式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上海上升上海自7月31日以来出现2022年第三波持续高温天气。疾控近年急剧截至8月9日,分析发病2022年上海35℃以上高温天数累计已达36天,中暑其中,曲线37℃及以上的月下酷暑天数为20天,位居观测站自1873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三高位。旬死
2000年至今的亡数高温天数对比。上海疾控 图8月9日,上海上升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疾控近年急剧该中心环境健康科近日分析了上海近10年因中暑发病和死亡的分析发病累计日报告曲线,发现每年的中暑7月下旬病例数和死亡数急剧上升,每年8月中下旬则出现下降并进入平台期。曲线
上海市疾控中心环境健康科主任许慧慧透露,月下引起高温中暑死亡的旬死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场所因素和个体因素。在环境因素中,日均死亡病例数与热浪期极端最高气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在场所因素中,室内的环境温度、居住环境有无空调影响较大,既往上海报告的所有室内中暑死亡病例住所内都没有空调,或者有空调但未使用。“出现中暑死亡病例的室内场所包含一些工厂车间等,也包含居民家中,没有工作的和有工作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室内中暑死亡的情况,因此空调的作用很重要。”许慧慧说。
许慧慧进一步表示,最近有一篇论文引起了很多人关注,研究者对1981年至2010年间日本、韩国、中国的 28个城市的每日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气候变暖将显著增加热夜及其疾病负担,热夜的短期暴露与居民死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研究者预估从2010年到2090年,平均热夜强度将增加近一倍,导致疾病负担增加近六倍。
而就个体因素而言,许慧慧说,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合并有心脑、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低收入人群、对高温缺乏基础防护知识的人群高温中暑风险较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死亡病例发病日期多数位于热浪后期,因为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让人体内的热蓄积得不到释放,后期实在抵抗不住了就容易发生中暑死亡。从今年的高温情况来看,防暑降温措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许慧慧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一般情况下,最先出现的高温热浪容易造成中暑甚至死亡,后面同样的热浪出现,由于人体有了一段时间的“热适应”锻炼,再加媒体的宣传报道,人们有了防暑降温和早期就诊意识,中暑死亡人数或许会有所下降。
许慧慧介绍,识别中暑症状,及早妥善处置很重要。一般来说,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愈后良好,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而在重症病例中,仅热痉挛病例及时救治后预后较好,如果是发生热衰竭、热射病,则发生死亡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一旦出现头晕、头痛、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症状,及时脱离高温环境、采取现场降温措施。出现意识不清、抽搐等重症中暑症状,及时前往医院。
另一方面,许慧慧也表示,要关注高温预警,保护特殊人群,如户外工作者、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交通辅警、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龄、独居、患病、生活困难等社区重点人群,另外还有关注机场、车站、工地以及常态化核酸采样点等重点场所。她建议对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场所和人群开展健康宣教,提供防暑降温便利。
梅西和C罗下棋照片火爆全网,英媒:实际上是某时尚品牌宣传照2025-07-06 07:45
FBI突击搜查特朗普住所,特朗普自曝:他们甚至强行打开我的保险箱!2025-07-06 07:33
共建“一带一路” 共享发展机遇2025-07-06 07:13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数字化与低碳化可互相促进2025-07-06 07:12
瑞士信贷跌超5% 预计Q4税前亏损高达15亿瑞士法郎 准备筹集新股本2025-07-06 06:55
美国《通胀削弱法案》即将表决 但小摩直言:对削弱通胀基本无效2025-07-06 06:48
陈淮:预售与现房销售不存在根本差别,差别在于风险被配置到哪一方2025-07-06 05:52
中信期货研究员杨力:纸浆短期逢高卖出,长期看多鸡蛋2025-07-06 05:44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2025-07-06 05:43
光大期货【燃料油】:持续关注成本端波动和成品油裂解利润变化2025-07-06 05:10
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2025-07-06 07:37
特斯拉圆柱电池提速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再添变数2025-07-06 07:28
郑州纾困基金首个项目落地 业内:规模有限、门槛较高、资金来源仍是痛点2025-07-06 06:36
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雷军:成本每台约六、七十万,尚无法量产2025-07-06 06:33
北京经开区:提倡非必要不流动,宅家不离家2025-07-06 06:22
骆驼股份业绩同比下降近六成 部分投资项目成拖累2025-07-06 06:15
字节跳动收购美中宜和,互联网大厂布局私立妇儿医院意欲何为?2025-07-06 05:51
美上诉法院裁定众议院委员会可获取特朗普税务记录2025-07-06 05:50
FTX事件或将引发加密货币机构“破产潮”,以太坊等货币持续萎靡2025-07-06 05:49
隆基总裁李振国: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仍有10倍增长空间2025-07-06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