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四川经济展韧性 制造业和消费是未来重要抓手 正文
时间:2025-07-06 08:02:3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委员、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委员、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扫码进入投票通道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推动市场主体持续高质量发展,1月18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榜
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委员、川经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
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委员、济展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
扫码进入投票通道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韧性推动市场主体持续高质量发展,制造抓手1月18日,业和由封面新闻、消费华西都市报主办的未重“榜样中国·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活动”正式启动。
回首2022年,川经四川有哪些“拼经济搞建设”的济展典型榜样、推动经济稳定向好的韧性新兴力量?展望2023年,各行各业如何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制造抓手1月19日,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业和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就此接受了华西都市报、消费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未重
全力以赴
经济发展展现良好韧性
“过去一年,川经四川聚焦实体经济,抓项目、促投资、促消费,广大企业在拼经济搞建设的战场上全力以赴,经济发展整体稳中有进。”回顾四川2022年的经济发展,盛毅深感来之不易。
对四川在困难面前“拼”的精神,盛毅娓娓道来。
在政策上,四川密集出台稳增长30条、投资7条、工业14条、消费6条、稳就业15条等支持性政策措施,实施“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在政策力促下,四川投资始终保持一定强度。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为稳住经济大盘作出突出贡献。
“拼”的劲头,在产业发展上更明显。盛毅表示,2022年,作为四川两大万亿级规模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增长,食品饮料产业中的酒类等传统优势企业在困难格局下努力实现较好业绩。
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的势头尤为迅猛,“2022年1-8月,金堂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成都市第一。取得瞩目成绩的背后,是当地突出推进晶硅光伏、新型锂电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盛毅说,成都、德阳、绵阳、遂宁、宜宾、眉山等市已形成了新兴产业大的集聚区域,拥有一批大项目,支撑四川布局建设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服务业方面,尽管受到很大冲击,但由于四川在信息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发展布局了很多项目,也从中抢抓了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机遇,并加快提高了中小企业智能化分析能力。“2022年,作为数字经济试点省份,四川不论是信息化、数字化产业的自身发展,还是信息化、数字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都取得明显的成效。”盛毅说。
向新向实
制造业发展和消费释放是关键
基于四川的基础条件,未来有哪些发展空间?又有哪些抓手可用?盛毅表示,省委已聚焦“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盛毅认为,其中重点是抓制造业发展。在这方面,四川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清洁能源优势。四川拥有锂矿、多晶硅等优势矿产;德阳、成都共建的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已纳入工信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水风光电、氢能、化学能、储能技术成果不断发布。加上近些年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正好积极抢滩。二是航天航空、轨道交通,产业基础牢靠、研发优势明显,利用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有很大的促投资求增量空间。
下一步要抓的,就是“向新向实”,“要沿着产品上下游延伸,加大其中关键零部件研发及核心技术突破,并把它们配置到产业链环节中。”盛毅说。
另一关键点是促进消费需求释放,最大的抓手就是文旅业恢复。四川旅游业和服务业关系非常密切,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正是抓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释放消费需求的好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拼抢期,“谁抓得快、抓得好、恢复得快,谁就能够乘势而上。”盛毅说,此外,这几年四川打造了不少新场景、新业态的商业消费,需求也将得到释放。
城乡融合
短期重点是推进城镇化
对四川而言,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盛毅表示,城乡融合是一篇大文章,“省委提出把城乡融合作为主抓手,是因为都市圈周边的一些乡镇已具备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素条件,抓好这件事,就能带来进一步发展。”
盛毅说,同时,四川乡村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优化政策。例如乡村振兴,要把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依托城市力量来促进乡村振兴。
具体怎么融?盛毅表示,城乡融合走到最后,无论是要素配置、产业发展还是生活,最终都会一体化。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近期重点是推进城镇化。他举例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都市圈建设,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城市和人口的分散,其中就涉及城乡融合。”通过把分散的人口、基础设施集中起来,形成集聚优势,再逐步扩大,形成多层次的辐射带动作用,用大城市带动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最终到乡村。
盛毅表示,城乡融合在投资、产业发展都有很大的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单纯把乡村修漂亮、道路修通,而是努力让城市和人口更加集中集聚,突出发挥城乡各自优势,逐步弥补城乡二元差距、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空心化问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四大榜单网络评选通道开启
“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
“2022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
“2022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
“2022四川‘拼经济 搞建设’标兵”
四大榜单网络评选通道现已开启,快来为你支持的候选者投票!
11月22日复盘:市场现大行情底部信号 工程建设获主力资金青睐2025-07-06 07:16
北京:封城、静默都是谣言,抢菜更没必要2025-07-06 07:12
广东农信改革再进一步!粤财控股入股普宁农商行获批,持股近30%2025-07-06 07:09
网文读者有5亿,阅文占一半,为何还是难尝300亿市场的甜头?2025-07-06 07:07
电商巨头集体 “过冬”2025-07-06 06:40
平安资管董事长黄勇: 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发展 扩大第三方资金管理规模2025-07-06 06:03
北京海淀区于5月12、13、14日开展三轮区域核酸检测2025-07-06 05:47
能源成本“压力山大” 东京制铁呼吁日本加快重启核电2025-07-06 05:41
光大期货【铝】:宏观向好需求转淡 预期走强支撑转弱2025-07-06 05:34
2021年TOP50上市房企现金流PK:碧桂园万科手持现金最多2025-07-06 05:16
小米Q3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研发人员占比近半2025-07-06 07:52
上海长宁加强核酸采样点规范管理,选址、人员、消毒这样安排2025-07-06 06:58
中科润达“假阳性”事件背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亟待规范2025-07-06 06:35
上海法院今日宣判3起涉疫情诈骗案 从严从快打击犯罪2025-07-06 06:22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25-07-06 06:15
2升5降!北京共有高风险地区17个,中风险地区37个2025-07-06 05:58
美元指数飙至近20年高位:高通胀何以走出强美元,对全球影响几何2025-07-06 05:56
杭州女子遇诈骗储蓄卡被盗刷2万 法院判银行承担50%责任2025-07-06 05:55
魅族新旗舰将改名魅族20/魅族20Pro2025-07-06 05:36
成本上升,净利润下滑15%,豪江智能IPO再次中止2025-07-06 05:33